创新——企业经营管理永恒的主题

 

在中层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

 

  

 

同志们,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郑新公司的中层干部,是郑新公司的中坚力量,郑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大家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,在此,我代表公司领导班子向大家表示衷心地感谢和诚致地问候!

面对目前公司所处的内外部环境,今天,我就创新问题与大家交流沟通,共同探讨。因为,只有不断创新,才能使我们的企业走出经营困境,如果不创新,企业必将死路一条。

创新的基础是我们有优秀的干部队伍和员工队伍。

创新的前提是我们有优良的传统和规范的管理。

创新的条件是我们有强烈的责任心——我们要把心放在工作上,把工作放在心上。

一、创新的定义

创新是以新思维、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。它有三层含义:

第一,更新;

第二,创造新的东西;

第三,改变。

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,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。所以,创新的重点是新和变。不断追求新知识、新境界、新思维、新管理等是人类的本能,更是人类发展进化的动力和源泉。

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,创新——最主要的是观念的创新,没有崭新的、先进的观念,不可能有创新。有一句广告词叫“心动不如行动”,但是,没有心动就不可能有行动,人的观念、思想指挥你的行动,是最重要的。

郑新是一个有着58年悠久历史的老公司,我们还希望把郑新打造成百年老店。我们多年的好传统和好作风,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,但是,这也可能是我们打破传统思维、与时俱进、开拓进取的障碍,也可能是郑新发展的障碍。所以,创新对于郑新来说,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。

二、创新是历史的要求和人类的选择

说到创新,大家都会记起江泽民同志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的: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,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。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,一味靠技术引进,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,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。江泽民同志很好地诠释了创新的地位和作用,值得我们深思。可以说创新是历史交给人类的重任。

自古以来,中国的传统文化就给予了创新重要的地位,可以说,中国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历史。中国源远流长的五千年历史、光辉灿烂的优秀文化等充满了创新的智慧光芒,令我们后人享之不尽,用之不竭。同时也为我们树立了创新的榜样。

而现在的中外领袖们、大型企业集团的总裁们更是将创新二字放在重要位置。什么工作理念,什么企业精神等,都将创新纳入其中。郑州市的精神就是博大、开放、创新、和谐,可见,一个国家,一座城市,一家公司都把创新提到多么重要的地位。

三、创新不易,但创新必然

不言而喻,创新不容易,究其原因,大概有以下几点:

第一,创新意味着改变

所谓推陈出新、焕然一新,无不是诉说着一个字。变,就是对传统的进一步完善或彻底的颠覆,这包括形式和内容的诸多方面。形成传统不易,完善或改变传统更不易。根深蒂固的习惯思维、管理模式、程序方法等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,而且,有些也曾经是先进的或处于时代前列的,但随着历史的发展、社会的变革、科技的进步、观念的更新等,或多或少地落后于时代的要求,不变不行。因此,变是必然的,不变是相对的。但如何变,怎么变,并不简单。创新是个知行统一的过程,必须拥有活跃敏捷充满联想的思维,探索求异勇担风险的实践精神。学习、拥有和继承多元化的知识是创新的重要基础。一切皆有可能的信念是创新的动力源泉。说句俗话,就是不仅要敢想、敢变、敢干,更要会想、善变、巧干。既有思想,有办法,有内容,又有效果,有效益,有收获。

变革令人向往,但变革确实不易。

第二,创新意味着付出

因为惯性作用,没有外力是不可能有改变的,这个外力就是创新者的付出。之所以有许多人安于现状,不求进取,就是惰性在起作用。或是安逸的环境,或是优厚的待遇,或是不错的收益,或是不思进取的心态,或是根本就没有变革意识和能力等,一味地按部就班,无所事事,得过且过,是永远不会走出创新之路的。我们常说,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。没有付出就不可能有收获,没有奉献就不可能有回报。

所以大家要积极行动起来,投入到各自的工作岗位,去思考,去行动,去改变,努力让自己所管理的部门和工作有一个显著的变化、显著的进步,为公司的稳定、改革、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。列宁说过:“一打宣言赶不上一个行动”。卢展工说过:“关键在做”。所以,我们确实需要在深思熟虑之后,立即行动起来。

我们常说,抓而不紧等于不抓。做与不做不一样,努力与不努力不一样,全力以赴和按部就班更不一样。

就拿我们的负荷率来说,我们过去也不是不知道提高负荷率有好处,但是意识没有今天这么强烈,通过我们的积极协调和努力,非采暖期的负荷率也达到了80%以上,这在以往是没有的,仅此一项,就为公司减亏增效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——一年几千万元,不得了!

掺烧高硫煤也是以前没有明确提出过的,但通过我们的实践,效果明显,为公司节约了燃煤成本。

还有,检修部走出去,我们不是第一次提出,但新的对外承包办法从内容上和力度上是前所未有的,对调动职工对外承包的积极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。所以,变则通,通则顺,顺则畅。

第三,创新意味着风险

虽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,但创新的付出却可能收获失败。这是不是说我们就不要创新了,当然不是。正因为有风险,才更有挑战意义,才可能获得更大的收益。所以我们总是在创新前面加上积极勇于大胆之类的形容词。

首先,我们要敢于冒险。俗话说,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。一点风险都不担是不可能成功的。所以,可以说创新来源于责任。对我们在座的各位管理者来说,如果创新,或说变革,承担的风险更多的是观念的碰撞,即有些人对新做法的不理解,不支持。就拿对外承包来说,有些同志就是不愿意出去,找这样或那样的借口待在家里,小富即安、不思进取的思想根深蒂固。我们就是要想办法,如提高待遇、加强思想工作等,要让大家理解,并进而支持。

其次,要善于冒险。也就是说,在出台政策之前,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,制定合理有效的办法,将风险降到最低。如广泛征求意见,科学制定决策,完善各项措施等,把制度定的完善一点,再完善一点。所以,可以说创新更需要智慧。

四、创新是郑新公司摆脱目前困境的必由之路

郑新公司自成立以来,有过辉煌,也有过险阻,有过耀眼的光芒,也有过艰难的挫折,但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,都不乏创新的智慧。郑新公司的成立,就是河南省创新电力投资的一个亮点――河南省第一家利用外资建设的大型热电联产发电企业。郑新的管理之创新、技术之创新、理念之创新等不胜枚举。

我们还是把眼光放在现在,针对目前的困境,我们又该如何通过不断创新走出低谷,可以说,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。

(一)创新需要我们尊重科学,依靠科学

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。我们的机组已经处于竞争劣势,在这种情况下,如何提高经营效果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。加强运行检修管理,提高机组稳定性和负荷率是其一,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设备效率和减少损耗是其二,加强科学管理,降低各项成本和增加收入是其三,利用供热不可替代性优势,争取政府更多支持是其四,等等。总之一句话,加强科学管理,提高经济效益。

(二)创新需要我们开阔视野

一是走出去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。俗话说,它山之石可以攻玉。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,以往电力系统是一家的时候,大家沟通交流的多,彼此之间相互了解,先进经验可以得到及时共享。而现在,这种交流少了。所以我们需要走出去,去学习,去调研,去借鉴,将别人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,用一流的标准,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。如燃料管理,虽然我们的作法有许多好的方面,但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的。怎样能更好地提煤质,降煤价,怎样更加合理地配比掺烧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高。

二是开放自己的思路,拓展更大的空间。长期的环境和惯性,会让人固步自封,失去想象的空间。但只要放开了思路,就一定有创新的办法。如营销管理,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但还是有潜力可挖的。热价的提升依然需要我们进一步做工作,创新思路,热费是不是可以提前预收,来缓解公司资金压力。这些都是可以去探索的。

(三)创新需要更新观念

观念不更新,就不可能跳出老的圈子,创新也无从谈起。如何能够观念更新呢?首先,要有自信,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;其次,要有激情,为实现目标不懈奋斗;再次,要担责任,控制失败风险和勇于承担失败后果。

(四)创新需要熟知自己的专业,并不断学习

俗话说,熟能生巧。只有对自己所管理的专业和部门管理相当的了解,才能从中发现问题,发现可以改变的东西,进而想出创新的思路和办法。如果不懂,或只大概了解,自己天天糊里糊涂,脑子一团乱麻,工作都难以搞好,又何谈创新。就是对专业十分熟悉,有着长年的管理经验,但不补充新知识,不开拓新思路,也会陷于固有模式之中,固步自封,不思进取。甚至会作井底之蛙,夜郎自大。郑新就有这种夜郎自大的思潮,是非常有害的。

所以我们要自觉地琢磨我们的工作,过一段时间主动地梳理一下思路,思考一下有什么可取之处,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,将好的思路和办法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。所以我们还要自觉地学习新知识,学习别人的长处,提高自身的素质。

针对公司目前的现状,我有几个法,请在座的各位一起来探讨如何可以更好地创新。

1.如何进一步体现按劳分配原则,如何进一步向管理性人才、技术性人才和生产一线倾斜?

2.检修走出去怎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,怎样才能尽快地做大做强?如何做到保证公司5台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和对外承包有机结合?

3.燃料管理还有哪些潜力可挖,怎样才能做的更好?

4.生产管理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优化,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机组的效率,如何运行才能达到机组最佳状态?

5.管理如何才能更人性化,怎样才能让职工快乐工作、快乐生活?公司领导和中层干部如何更好地执行工休假制度?

6、公司具有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,如何利用这种优势转化为公司的效益?如何进行营销?

7、扩建问题事关公司的发展大计,面对困难如何破解?

同志们,公司的事情千头万绪,错综复杂,上述问题只是冰山一角,权作抛砖引玉。在座的各位及全体职工都可以在其它各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新思路,只要有可取之处我们就应该鼓励,就应该奖励,对那些具有建设性意见的好方法,也可以重奖。

建议公司设立创新鼓励奖。奖励可以体现在物质上,如多发奖金、提高待遇,可以体现在精神上,如授予称号、隆重表彰,也可以形成一种制度,人资部可以多关注一些,对提出过建设性意见的人员建立档案,作为创新人才库,在职称评定和提干等方面给予倾斜和照顾,让更多的人投入到创新思维之中,让更多的好点子浮出水面,为公司所用,让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,走上管理岗位和领导岗位,更好地为公司服务。希望通过这些措施,能让创新之举在郑新公司蔚然成风。

同志们,说到底,我们创新的目的是要把我们的工作搞好,把我们的企业搞好。特别是在座的各位领导,必须要有强烈的创新意思,不仅要做创新之事,更要做创新之人,成为创新人才。

在日常工作中,不断创新既是每个人的责任,又是公司的要求;既是个人能力的展示,又是公司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。个人离不开创新,公司也同样离不开创新,离不开创新人才。让我们在创新中完善自我,在创新中提升公司的效益,在创新中提高员工的效益,在创新中促进、加快公司发展!

为加大迎峰度夏期间燃煤采购力度、提高库存,燃料部根据公司领导安排部署,结合煤源、资金、煤价等情况,采取措施,加大调运力度,在紧盯郑煤、义煤发运的前提下,加大外部市场采购力度,调动采购人员跑市场的积极性,主动出击,积极寻找外省煤发运的契机。

公司生产部、财务部、保卫部、后勤部等部室也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,为迎峰度夏任务的顺利完成努力着。

目前,迎峰度夏已经工作取得了胜利。但是,公司面临的困难还有很多,只要我们努力,我们就有机会。只要我们以务实的心态面对困难,以进取的精神开展工作,把工作放在心上,把心放在工作上,郑新公司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!